明朝年間,常州府無錫縣有個小山村,村裏一位姑娘名叫陳芳,她勤勞善良,模樣漂亮,她三歲那年父親去世了,她和母親劉氏相依為命,村裏人都叫她阿芳。
母女倆靠上山采藥和紡紗織布度日,一晃阿芳到了十六歲,來上門提親的人很多,其中不乏富貴之家,然而小芳隻喜歡村裏的鄭強,村裏人都叫阿強。
阿強是阿芳的鄰居,他比阿芳大兩歲,可以說他們是青梅竹馬,兩小無猜,阿強從小就處處保護她不被同齡的孩子欺負。
阿強長大後,知道阿芳和母親劉氏生活不容易,沒少幫著他們家裏幹農活,砍柴,挑水,劈柴,劉氏對阿強這個後生十分滿意,阿芳和阿強順理成章的訂了親事。
然而隨著女兒婚期臨近,劉氏的眼神中總是流露出悲傷的神情,阿芳心疼母親,常問母親這是怎麽了?可是劉氏總是閃爍其詞。
那晚,劉氏偷偷地躲在房間哭泣,阿芳發現後,抱著母親一再追問她這是怎麽了?
劉氏含淚說道:“阿芳啊,時間過得好快,一晃你就要十七歲了,娘這輩子雖然過得苦,但是我有你爹,還有這樣一個孝順懂事的女兒,我很知足!
隻可惜你爹走得早,不能看到你出嫁的樣子,再過一個月,你就要嫁人了,阿強是個好小夥,你嫁過去之後,記得孝敬公婆,照顧好阿強,好好過日子啊。”
阿芳躺在母親的懷裏含淚說道:“娘,我知道你是舍不得我,你別難過,我就嫁在村上,幾步路的距離而已,你要是這樣,女兒不嫁就是了,一輩子陪著娘。”
劉氏抹了抹眼淚說道:“傻丫頭,你這是說的啥話呢?娘隻是因為你要嫁人了,想得有點多了,沒事的,睡一覺就好了,我要把你打扮的漂漂亮亮嫁出去。”
第二天劉氏在家裏做家務,紡紗織布,阿芳和往常一樣,上山采藥,到了中午,準備下山回家時,忽然,阿芳看到有個阿婆坐在地上,很痛苦的樣子。
阿婆年約六十,雖然頭發花白,穿著粗布麻衣,但不像是普通的農家阿婆,阿芳趕緊過去問候阿婆這是怎麽了?
阿婆歎了口氣說道:“姑娘,我沒事,我把腳崴了,坐會就好了,對了,你怎麽稱呼啊?多大了?看你的打扮,還沒嫁人吧?”
阿芳有些好奇,因為她覺得阿婆問得有點多了,而且她發現阿婆的褲子上有血跡,應該是被荊棘劃傷了。
阿芳沒有回答阿婆的話,而是說道:“阿婆,你的腿流血了,我幫你看看吧?”
阿芳說完,不顧苦澀,找來草藥用嘴咬爛了,阿婆連忙說謝謝後,挽起褲腿讓阿芳幫著敷了藥,當她拿出手帕準備給阿婆包紮時,有些猶豫了。
因為那個手帕是阿強送給她的,她有些舍不得,不過阿芳覺得還是幫阿婆要緊,用手帕替阿婆包紮好被刺條劃傷的傷口後,她問阿婆一個人上山來幹嘛?
阿婆歎了一口氣,忽然眼淚流了下來,她說道:“姑娘,實不相瞞,我四十歲才生了一個兒子,前幾年,我的相公去世了,可是我兒子最近得了一個怪病。
找了好多大夫治不好,他們都說我兒子可能熬不過這幾天了,叫我這個做娘的怎麽能不難過呢?我四處求醫問藥,頭發都急白了,有人說這山上有一種仙草能救我兒子,所以我才上山尋找啊!”
可憐天下父母心,阿芳的母親何嚐不是如此呢?阿芳小時候生病,母親背著她發了瘋一樣的往醫館跑,病好之後,母親比誰都開心。
所以善良的阿芳趕緊說道:“阿婆,你別擔心,吉人自有天相,我相信你的兒子一定會沒事的,可是我在這山上采藥很多年了,從來沒聽說過山上有什麽仙草啊。
或許還有我沒去過的地方,你一個人上山太危險,眼看就要中午了,你的腿有傷,要不你跟我回家吧?你把仙草的模樣說給我聽,我來幫你找。”
阿婆感動得熱淚盈眶,跟阿芳回了家,劉氏見到阿婆後,似乎有些吃驚,不住地打量阿婆,不過阿芳說了阿婆的情況後,劉氏拿來碗筷讓阿婆吃飯。
吃飯時阿婆又問了阿芳的情況,阿芳如實相告,阿婆眼睛忽然一亮,不過很快阿婆說道:“那可要恭喜你和阿強了啊,多漂亮的姑娘啊,阿強一定錯不了。”
阿芳謝過阿婆的祝福,並說道:“阿婆,你腿腳不便,就別上山了,你把仙草的模樣說出來,我下午和阿強哥一起上山去尋找,畢竟救人要緊,不能耽擱。”
可是阿婆說道:“謝謝啊,我真是遇到好人了啊,仙草的模樣,我隻是在大夫的一本醫書上看過,我雖然記得但是我說不清楚,下午我陪你們一起上山去找吧?
因為大夫還說仙草有靈性,不是有緣人不一定能找到,我兒子生病,我這個做母親的應該去尋找,這樣也顯得我的一片誠意,說不定仙草被我感動就出現了。”
阿婆的話讓阿芳和劉氏都很感動,臨行前,劉氏特地叮囑道:“你們路上小心點,注意安全,要照顧好阿婆,別讓阿婆出什麽意外了,她的兒子等著仙草救命呢。”
路上阿婆時不時地打聽阿芳和阿強的情況,問他們是怎麽認識的,阿強回頭看了看身後心地善良,勤勞賢惠,美麗大方的阿芳,一股腦兒的都說了出來。
他們找了許久,沒有什麽發現,阿芳和阿強都很著急,他們知道阿婆是最著急的人,不停地勸阿婆不要著急。忽然阿婆跪倒在地,朝著山上不停地叩拜。
阿婆還淚流滿麵地說道:“老天爺啊,你發發慈悲吧,賜下仙草救救我的兒子吧,隻要你能救他,讓我做什麽都可以啊,哪怕讓我死,我也心甘情願啊!”
阿芳和阿強想扶起阿婆,可是又怕打擾了阿婆的虔誠,阿婆叩拜完畢突然說道:“老天爺好像回應我了,仙草就在前麵!”
難道真的這麽神奇嗎?阿芳和阿強一左一右,趕緊扶起阿婆,阿婆忽然指著灌木叢一棵草說道:“就是它,就是它啊,老天有眼,我終於找到你了!”
阿婆說完,激動地走了過去,摘了幾株草,阿芳拿過來仔細看了看,覺得很奇怪,因為她經常見這種草,沒聽說過這是什麽草藥啊,難道真的是仙草?
可是阿婆說是仙草那肯定就是了,畢竟重病的是她的兒子,她怎麽會開玩笑?既然仙草已經找到,阿芳和阿強趕緊送阿婆下山,讓她早點回家,阿婆說要跟劉氏告別。
回到阿芳的家中,阿婆對他們三個人千恩萬謝,阿婆還從懷裏掏出一個玉墜說道:“這個仙草應該不全是我求來的,它和阿芳和阿強這對即將結婚的新人有緣。
老身除了口頭表示感謝,也沒什麽可送你們的,這個玉墜是我小時候戴過的,我隻有一個兒子,又沒有女兒,我把它送給阿芳!
就當是我送給你們的新婚祝福吧,還請你們一定要收下啊,也讓我沾點喜慶,說不定我兒子的病會好得更快啊!”
阿芳和劉氏趕緊說使不得,可是阿婆堅持,還說玉墜很普通,不值什麽錢,隻是一片心意而已,阿芳不收,阿婆一直不肯走,劉氏怕這樣下去,阿婆的兒子病情會耽誤,就讓阿芳收下了。
劉氏還說,新婚夫婦能夠得到老人的祝福,是件好事,就讓阿芳戴上,阿婆這才告辭,阿強說送送她,可是阿婆堅持說不用,她自己回去了。
阿強回家之後,阿芳在家陪伴母親劉氏紡紗織布,陪母親說說話,阿芳想著母親最近心情不太好,雖然嫁在同村,但畢竟為人婦,不會像做女兒時那麽方便陪伴在她的身邊了。
不多時,一個老乞丐來家裏要飯,可是家裏沒有剩飯剩菜,阿芳舀了半碗米倒進老乞丐的布袋中,又倒了一杯水給老乞丐,可是老乞丐說:“姑娘,行行好,再給點米好嗎?家裏不止我一個人吃飯啊!”
阿芳二話沒說,又去舀半碗米,這可是阿芳和母親一天的糧食啊,老乞丐說了句‘謝謝,好人有好報’,然後走了。
吃過晚飯,阿芳去廚房洗碗,劉氏坐在屋裏休息片刻,忽然她聽到廚房有碗摔碎的聲音,劉氏趕緊起身去了廚房,然而眼前的一幕把她嚇壞了。
因為阿芳不是摔碎了碗,而是倒在了地上,劉氏衝過去扶起女兒,呼喊女兒,可是阿芳緊閉雙眼,沒有回應。
阿芳一直都好好的,怎麽會突然暈倒在地呢?劉氏嚇得趕緊衝出屋子大喊了起來,阿強還有他的父母首先趕了過來。
阿強飛快地喊來鄰村的一個大夫,大夫看了之後,搖了搖頭說道:“哎,阿芳的病很奇怪,恐怕誰也救不了她。”
劉氏聞聽此言,抱著阿芳嚎啕大哭,阿強的父母也在旁邊不住地流淚,阿強苦苦哀求大夫再幫著看看,大夫歎了口氣走了。
阿強急得直撞牆,他視阿芳如同自己的生命,還有一個月他和阿芳成親了啊,怎麽會突然這樣?阿強叫了村裏的一個好朋友,打著火把連夜跑去了鎮上。
可是大夫說晚上不出診,無奈之下,阿強背著大夫就往家跑,邊跑邊說明了阿芳的情況,大夫開始不願意,但他見阿強是個有情兒郎,便同意了。
可是鎮上的大夫和村裏的大夫說法完全一樣,不過大夫猶豫片刻說道:“阿芳可能中邪了,不如找個高僧或者道長來看看吧,或許還有希望。”
可是這樣的一個小山村,找個大夫都這麽費勁,去哪裏去找高僧和道長呢?可是小山村離縣城五十多裏路,走夜路多危險啊?
劉氏和阿強的父母都勸住了阿強,讓天亮後再說,於是阿強讓父母帶鎮上的大夫回家休息,他留在阿芳的堂屋,怕劉氏在房間有什麽事情好叫他。
第二天天剛亮,阿強的母親端來了早飯給劉氏和阿強,還給阿強準備了一個包袱,並且說道:“強兒,知子莫若母,你早去早回!”
阿強的母親說完,讓劉氏去休息一會,因為劉氏一夜沒合眼,在阿芳的身邊照顧著。
阿強剛出村口,經過一堵牆下麵時,由於他著急忙慌,再加上天微亮,阿強沒注意旁邊,忽然感覺到被人絆了一下,一個踉蹌,差點摔倒了。
阿強氣不打一處來,誰大清早地不在家跑到路上絆人呢?阿強低頭一看,隻見一個地上躺著一個蓬頭垢麵的老乞丐。
阿強剛想走,老乞丐忽然坐起身,抱住了他的大腿說道:“小夥子,你把我踢到了,想一走了之嗎?起碼要賠我點銅板或者請我吃頓飯吧?”
阿強哪有閑情理會一個老乞丐呢?可是他轉念一想,算了,畢竟是自己走得太匆忙,沒有注意才這樣。
想到這裏,他把他母親給他準備的幹糧和水從包袱裏拿出來,都遞給了老乞丐,可是老乞丐還是不放過阿強。
阿強有些生氣地說道:“老人家,能給你的我都給你了,你還想怎麽樣?不錯,我是不小心碰到了你,誰讓你躺在路邊上的?”
老乞丐說道:“我躺在牆下麵管你什麽事呢?你剛才拿幹糧和水的時候,我好像聽到包袱裏麵還有兩串銅錢吧?你把它給我,我就放你走,不然我就要喊人了。”
阿強掙紮著想走,可是老乞丐死抱著他的腿不讓走,阿強見老乞丐年紀挺大了,想想算了,總不能動手打人家吧?
還是去縣城要緊,阿強把母親給他準備的兩串銅錢遞給了老乞丐,老乞丐見到錢,這才鬆開了手。
可是老乞丐忽然說道:“小夥子,你這麽著急忙慌地趕路,家裏出什麽事情了?我昨晚聽到村裏有戶人家哭天搶地的,是不是誰家有人病的快死了?”
阿強見老乞丐咒阿芳,實在忍不住了,怒道:“老人家,我忍你很久了啊,你這是咒我家裏有人要病死了嗎?你再這麽說,我可對你不客氣了。”
老乞丐笑了笑說道:“還說不是?看你的表情,我已經猜出十之八九了,看在你人還不錯,我可以幫幫你,你要是相信我的話,帶我回家一趟。”
阿強怎麽能相信他的話?他見乞丐已經鬆了手,怕耽誤時間,轉身就走,老乞丐忽然喊道:“小夥子,那個病倒的人,是不是戴了一個玉墜?”
阿強聞聽此言大吃一驚,昨天下午一個阿婆才送阿芳一個玉墜,而且他知道阿芳後來沒出門了,老乞丐怎麽會知道?
阿強立即回轉頭,仔細打量了一下已經站起來的老乞丐,拄著拐杖,腰間掛著一個葫蘆,其貌不揚,可是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鬥量,萬一乞丐是高人呢?
老乞丐見阿強在猶豫,他說道:“小夥子,還愣著幹嘛?趕緊帶我走啊!”
俗話說“沒有金剛鑽,不攬瓷器活”,老乞丐既然這麽說,帶他去看看阿芳又何妨?阿強趕緊在前麵帶路,可是老乞丐說:“小夥子,我腿腳不便,能背下我嗎?”
阿強的實際很不耐煩了,他覺得老乞丐要求太多,話太多,可是為了阿芳,他轉回身背著老乞丐趕緊回到阿芳的家裏。
阿強的母親在陪阿芳的母親說話,阿強說道:“大娘,你一宿沒睡,怎麽沒去休息呢?阿芳有我娘照顧就行了啊,你去歇會吧?”
劉氏歎了口氣說道:“阿強,我沒事,阿芳都這樣了,我哪還能睡得著啊?咦,你怎麽背著一個老乞丐回來了,對了,昨天下午他來過我家,阿芳給他舀了一碗米呢。”
阿強把在村口的事情簡單地說了一下,劉氏趕緊讓老乞丐進屋看一下阿芳,乞丐自己看了看阿芳,探了探阿芳的鼻息,把了把脈,沒有說話。
阿強和劉氏都著急地問阿芳到底是怎麽了?老乞丐皺了皺眉說道:“麻煩把姑娘的玉墜拿給我看看,另外和我說說這個玉墜是怎麽得到的?”
劉氏趕緊去取阿芳戴的玉墜,阿強說出了經過,老乞丐表情凝重地說道:“哎,真是造孽啊,你們都出去一下帶上房門,我要單獨在房間待一會。”
劉氏將信將疑地帶著阿強和他的母親出了房間,帶上了房門,他們聽見乞丐在房間裏嘀咕著什麽,都聽不懂,忽然老乞丐說道:“阿芳,你親娘要害你啊,趕緊回來吧!”
阿強和他的母親聽到這句話都驚訝地看著劉氏,阿芳的親娘不就是劉氏嗎?劉氏怎麽會害阿芳,難道是老乞丐胡言亂語?
可是劉氏聞聽此言,推開門衝了進去,然後關上了房門,這讓阿強和他的母親感到十分意外,接著就聽見劉氏在屋裏哭了起來。
然後就聽見劉氏哀求老乞丐救救阿芳,老乞丐說道:“哎,你哭也無濟於事,你心裏的苦我知道,你求我也沒用,是你女兒自己不願意回來啊!”
聽到這裏,阿強忍不住了,推開房門,衝了進去,忙問劉氏還有老乞丐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?什麽叫阿芳自己不願意回來?
劉氏說出了封塵的往事,原來劉氏嫁過來不久,劉氏的相公生了一場大病,家裏的錢都花完了,她的公公婆婆每天以淚洗麵。
劉氏為了救自己的相公,經人介紹去了縣城的丁府,做了廚房的丫鬟,定了十年的契約,拿了二十兩銀子,他相公的病才治好,可是劉氏回不來了。
然而劉氏意外發現已經有了身孕,她繼續在丁府做著繁重的事情,可是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,她知道瞞不住了,就跟丁府的老爺和夫人告假,想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再來。
可是丁老爺堅決不同意,劉氏說可以再簽五年都行,隻要同意她回去把孩子生了,可是丁老爺還是不同意,劉氏作為奴婢,主人不同意她也沒辦法。
無奈之下,劉氏隻好去求了丁夫人,由於丁家家大業大,劉氏來到丁府,一直在廚房做事,誰在下人的房間,她從未沒見過丁夫人。
但是劉氏聽說過丁夫人為人和善,四十出頭了一直沒有生過孩子,她和丁老爺恩愛,丁老爺也沒有娶妾室。
可是當劉氏見到丁夫人時,竟然發現丁夫人也有了身孕,同樣是要做母親的人,劉氏趕緊哀求丁夫人放她回去。
然而丁夫人說:“劉氏,我聽說過你,在後廚做事很用心,一個人頂兩個人,我四十多了,才懷了第一胎,老爺說是沾了你的喜氣。
所以他不讓你走,他也是緊張,你別介意啊,等我生下孩子你再走不遲,你是擔心做事沒法養胎吧?我這就吩咐下去,給你安排單獨的廂房,還讓丫鬟伺候你。
你家那邊,我會差人去給他們打招呼,讓他們也放心,你就安心在府上住下來,等我生下了孩子,就讓你回去和家人團聚。”
既然丁夫人一片好心,劉氏還要說走,就真的說不過去了,於是劉氏就留在了丁府,一劉氏想幹活,但丁夫人吩咐不讓。
說來也巧,劉氏和丁夫人同一天生產,劉氏年輕,當時才十八歲,很順利地生下一個兒子,正當劉氏高興的時候。
忽然丁老爺跑了過來,跪地求她,因為丁夫人生了一個女兒,而且難產暈過去了,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醒來。
丁老爺想要一個兒子,想拿自己的女兒和劉氏的兒子交換,而且讓劉氏不能告訴丁夫人,答應給劉氏一百兩銀子。
這也是丁老爺處心積慮要留下劉氏的原因, 丁老爺是想以備不測。劉氏死活不答應,自己的兒子,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,怎麽能交換呢?
可是丁老爺告訴了劉氏一個不幸的消息,劉氏的相公舊病複發,劉氏的公公婆婆為了兒子的病憂思過度,操勞過度,先後去世了,現在還沒有下葬。
劉氏的相公沒人管,隻要劉氏答應,丁老爺答應一共給二百兩銀子,這樣劉氏公公婆婆可以體麵下葬,她的相公也可以得到醫治。
有道是“一分錢難倒英雄漢”,更何況劉氏是個女兒呢?還是一個為奴為婢的丫鬟,她能怎麽辦?無奈之下,劉氏答應了。
劉氏回到家,因為有了銀子,劉氏的相公多活了三年,阿芳三歲那年,劉氏的相公去世,劉氏帶著阿芳相依為命,一起生活,也就是說阿芳是丁夫人的親生女兒,劉氏的親生兒子在丁府。
所以阿芳要嫁人,劉氏一直很難過,她覺得對不起阿芳,阿芳應該是富家千金小姐,卻跟著劉氏受了這麽多年的苦,她自己的兒子丁鵬卻在丁府做少爺。
阿強和他的母親聽完這些,唏噓不已,阿強不管這麽多,他更關心的是阿芳現在怎麽樣了?這麽說來丁夫人要害阿芳?這又是為什麽呢?阿強趕緊請老乞丐救救阿芳。
老乞丐說道:“現在的丁鵬,也就是劉氏的親生兒子病重,危在旦夕,丁夫人為了救自己的兒子,遍訪名醫,苦求無果。
後來丁夫人找了個道士,道士說找一個和丁鵬同年同月同日生,而且心地善良的人。這個人就是阿芳,並且道士告訴丁夫人阿芳是她的親生女兒,丁鵬是劉氏的親生兒子。
丁夫人知道了以後,思量再三,丁夫人決定犧牲自己的女兒救劉氏的兒子,以彌補當年丁老爺求子心切,用女兒換兒子的過錯。
關鍵就是那個玉墜,隻要讓阿芳戴上,道士通過這個玉墜,就可以勾走阿芳的魂魄,丁夫人喬裝以後,來找阿芳,她也不忍心啊!
那邊丁鵬隻要他一死,道士讓阿芳的魂魄蒙混過關,隱瞞地府的差役,這樣抓走的是阿芳的魂魄,還陽的是丁鵬。
阿芳的魂魄之所以不願意回來,一方麵是道士的法術,另一方麵是阿芳的善良,道士和阿芳的魂魄說丁夫人是她的親生母親。
丁夫人雖然沒有養過阿芳,但她畢竟是阿芳的親生母親,阿芳不忍心她如此痛苦。
更何況丁鵬是劉氏的親生兒子,劉氏含辛茹苦把阿芳養大,她怎麽忍心劉氏的親生兒子死呢?阿芳準備犧牲自己來報答丁夫人的生育之恩,和劉氏的養育之恩。”
阿強剛想發怒,覺得道士可惡,可是他發現劉氏的表情十分複雜,因為丁鵬才是她的親生骨肉,而阿芳和劉氏生活了十七年,她心裏不痛嗎?
十七年前痛過一次,十七年後又要痛一次,十七年前做了一次選擇,十七年後她又要麵臨一次選擇,這是多麽痛的選擇啊?
“救救我的阿芳,她才是我的女兒!”忽然劉氏跪倒在老乞丐麵前,說出了這句話,阿強見劉氏這樣,他趕緊拉著母親一起跪倒在老乞丐麵前祈求。
老乞丐沉思片刻,說道:“也罷,阿芳是個善良孝順懂事的好姑娘,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的沒了,你們速速去找一百戶人家,每戶求一炷香,湊齊之後,來找我。”
阿強和他母親還有劉氏趕緊分頭行動,由於阿芳心地善良,沒少幫過村民,經常去采藥,村民們有些小毛病舍不得花錢,都會來找阿芳要草藥,阿芳都會免費送給他們。
所以村民們聽說一炷香就可以救阿芳,紛紛拿了出來。不僅如此,還幫著一起去別的人家去找,一個時辰不到,一百炷香湊齊了,老乞丐見這麽快就湊齊了一百炷香,感慨萬千,大夥都問他怎麽救阿芳?
老乞丐說道:“怎麽救?當然是兩個人都救啊,難道救下阿芳,不救丁鵬?救下丁鵬不救阿芳?丁鵬也是善良孝順的兒子,而且年輕有為,十七歲已經中了舉人!”
忽然隻見老乞丐變換了模樣,有人驚呼道:“這不是鐵拐李大仙嗎?”
“好眼力!”鐵拐李說完,點燃了百家香,他拿起葫蘆喝了一口,然後念念有詞,舉起拐杖像空中一指,口中說道:“張果老,速速現身!”
忽然,院子裏多了一頭毛驢,上麵倒騎著一位老者,而他懷裏抱著一位少年,旁邊跟著一個老夫人。
張果老將少年抱進房間,劉氏仔細看了看少年,這可是她十七年未見的親生兒子啊,她趕緊找來被褥放在地上,張果老將少年放在被褥上。
鐵拐李和張果老一起施法,不多時,少年也就是丁鵬,還有阿芳都已經醒來,二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。
而丁夫人和劉氏再次見麵,見兒女們都救了過來,兩位母親抱在一起,喜極而泣,然而她們該怎麽麵對阿芳和丁鵬呢?她們是維持原狀,還是各自認親?
鐵拐李說道:“你們還想什麽?兩家合成一家不好嗎?阿芳和丁鵬都有兩位母親不好嗎?不然阿強要著急了,他會擔心丁鵬娶了阿芳這樣的好姑娘咯。”
說完,鐵拐李和張果忽然消失了,眾人連忙朝空中跪拜,恭送二位神仙,然後丁鵬一直看著阿芳,阿強趕緊攔在阿芳前麵說:“她是我的未婚妻,你看什麽看?哼!”
丁鵬拱手說道:“她的母親也是我的母親,我的母親也是她的母親,我看看我的妹妹不行嗎?妹婿?”
眾人哄堂大笑!阿芳和丁鵬這對曾經被換掉的孩子,如今都有了兩位母親。
後來,阿強和阿芳如期完婚,丁夫人和丁鵬攜重禮前來參加,她們想接阿芳和阿強還有劉氏回丁府居住,可是阿芳和劉氏不同意,她們決定留在村裏照顧劉氏和阿強的父母。
再後來丁鵬金榜題名,赴外地上任,丁夫人一再邀請,阿強和阿芳夫妻二人,劉氏還有阿強的父母都搬去了丁府,丁夫人將家裏的產業交給阿強和阿芳打理。
阿強和阿芳夫妻恩愛,生兒育女,孝敬父母,樂善好施,丁鵬為官一方,造福百姓,他也娶了賢惠的娘子,生兒育女,他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(故事完)
聲明:本故事旨在傳承民間藝術,勸人棄惡行善,弘揚傳統美德,與封建迷信無關,謝謝閱讀,歡迎點讚評論。
筆者說:
阿芳和丁鵬一位丁老爺求子心切,自私的做法,還有劉氏為了救自己的丈夫,讓公公婆婆體麵安葬,他們的身份得以調換,以為此生再無交集。
然而命運又讓阿芳和丁鵬相遇,而這種相遇卻是對丁夫人和劉氏這兩位母親極大的考驗,艱難的抉擇,好在阿芳,阿強還有丁鵬都善良孝順。
正所謂百善孝為先,也許是這個原因,還有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的原因,他們得到了八仙之中的鐵拐李和張果老的相助,化解了他們的難題。
正所謂“行善積德,天必佑之”,本故事是為了說明“勤勞善良,知恩圖報,孝順父母,夫妻恩愛,不能重男輕女是家庭幸福的根本”,也希望做兒女的能明白‘可憐天下父母心’這個道理,您覺得呢?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